【2021公益紀實】謝謝校廚的堅持不放棄!

嘉義市垂楊國小校廚 張玲蘭

張玲蘭原本就是位家庭主婦,2000年進入嘉義市垂楊國小後,在廚房一煮20多年,從最初一餐煮約1500人份到現在700多人,幾代學生吃過她煮的營養午餐。吃過而已,談不上特別的美味,也沒有特別的感謝。

直到2019年,張玲蘭從灃食教育基金會雙年制的SUPER 校廚大賽脫穎而出,再參加3天的培訓課,一切都不一樣了。不能說是在學校「走路有風」,但的確有更多人認識她了,小朋友會說「謝謝阿姨」了。

【參加比賽獲自信,參與培訓精進技能】

張玲蘭因為參與灃食營養5餐計畫,從「廚媽」變成「校廚」了,多年來,她第一次覺得:「很榮耀。」

因為灃食一直進入學校推廣「營養5餐」理念,20年來勤勤懇懇在廚房工作的張玲蘭決定改變,與垂楊國小的老師攜手報名參加2021年的校廚大賽,一關一關闖進決賽,與10 組強者對決,最終獲選,並接著參加校廚培訓課。

培訓課程包括靜態的課程解說,張玲蘭放下鍋鏟,坐在課堂上聽營養師和蔬食專家們授課,解說飲食新理念;實作課程則有灃食主廚林奕成示範刀工、烹調、醃製、淋醬製作等等廚藝技巧。參加培訓的各校校廚都是經驗豐富的料理人,什麼煎煮炒炸不會,但在短短三天內接受全新洗禮,僅僅只是看林奕成俐落地刀起刀落、精心擺盤,即使營養午餐是大鍋菜,用不了這麼精緻的盛盤,但多一點高級料理的知識,都是自己的收獲。

【不討喜蔬菜華麗轉身,孩子愛吃又健康】

張玲蘭說,以前就是配合學校和營養師開出的菜單,注意飲食安全和飲食衛生,煮的「就還OK 啦」,經過培訓學習,最大的改變是口味上更為提升,特別是多了異國口味、中西式合併。

例如過去成塊的食材多半是水煮或燉煮,少用油爆,因為以前的健康觀念是食物少油比較好,但孩子們就是不愛吃;經過培訓後,這類食材改以爆香或做成泥,因為適當的食材遇到適當的油,反而又香又營養,例如番茄和紅蘿蔔,香氣會吸引孩子們接受這些他們原本可能抗拒的蔬菜。或者以前多半採用中式的滷燉,現在改為西式的淋醬。改變作法,改變風味,不流失營養。

【獲得小朋友的感謝 ,「校廚」成為一種驕傲】

張玲蘭說,培訓中除了習得各種知識與廚藝外,還能與各校的校廚交流,就廚房問題、料理問題交換意見,研究諸如「蒸蛋怎麼蒸比較好吃」這類的實務經驗、分享獨門秘笈,都是以前自己閉門煮飯時所想不到的。懷揣著這些新技能,回到學校的張玲蘭有了改變,與另外兩位校廚一起,每天輸出700人份的營養午餐,美味更升級,孩子的拒絕更少。真的有一、二年級的小朋友看到她會說「謝謝」。

加之學校也會表揚她,讓更多小朋友知道美味營養午餐背後的功臣是誰, 她很開心,現在跟同仁一起去送餐,小朋友都會指著她說「妳就是那個得獎的校廚媽媽對不對?」母親節也會接到低年級孩子送上的感謝卡,她跟夥伴都覺得很溫馨。

張玲蘭說:「我更有自信了,我是校廚。」一場比賽、一次培訓,從心態到技巧的提升,也帶動自我認同與大眾對「校廚」的尊重,營養午餐煮得好,可以是一門被重視的專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