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1公益紀實】從米食文化好好認識台灣米!

灃食智庫委員 陳時欣

今晚想來點什麼?來一大碗熱騰騰、香噴噴的白米飯吧。

這曾經是家的味道、幸福的味道,只是現代社會,人們誤信資訊,視澱粉為萬惡,世代餵養台灣人的米飯竟成了餐桌上的點綴之物。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時欣希望扭轉米飯形象,透過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的良食圖譜和良食脈動podcast 節目「夢想食驗室」,推廣米食文化的正確知識。

陳時欣是灃食智庫的委員,也是灃食飲食教育資料庫累積飲食知識的重要推手,尤其在米食文化方面,從多元角度帶民眾認識澱粉及台灣米食,在日漸西化的飲食趨勢下,鼓勵國人增加米食的消費量,減少對進口糧食的依賴。

【吃米減少碳足跡,怕胖怕過敏都可食】

陳時欣指出,相較於小麥,稻米幾乎沒有過敏原,如常見的「乳糜瀉」症狀即是身體對小麥蛋白過敏,但是稻米沒有這種問題,如今很流行的無麩質飲食中,米就是重要基礎材料。糖尿病病患常不敢碰米食,陳時欣認為,少吃糯米,改吃糙米或在來米,挑對米的品種就不是問題;此外,若要控制血糖不致快速上升,或者想要減重,壽司或炒飯會比白米飯更適合。

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,糧食危機迫在眉睫,陳時欣說,台灣糧食自給率並不高,且產米不產麥,如果大家少吃米,多吃麵包等麵粉製品,麥都需要進口,這些都是碳足跡。事實上,他指出,低筋麵粉可做的,米穀粉都可以取代,在來米、蓬萊米、糯米都可以做蛋糕,經測試,年輕世代相當能接受糯米蛋糕。

【米製品用途多, 人生大事皆有身影】

陳時欣為台灣米平反,這些聲音透過灃食的線上平台和線下活動傳揚出去。他在灃食「良食圖譜」的「米食文化」中,以簡單易懂的圖文說明世界三大米種、粉與粄的差別,以及台灣人的重要「食」刻,包括慶賀麟兒的油飯、周歲紅龜粿、結婚的新娘圓、考試的包粽等,甚至用米來釀酒、可以替代水泥築城牆等故事。

而在良食脈動的影音平台上,陳時欣在「餐桌上的糧好時光」主題中,介紹粗糧和細糧,以及「食品加工給美味更多空間,受委屈的台灣米」主題中,透過影片討論到米食議題。

【飲食疑難雜症,灃食智庫解惑】

灃食智庫委員中,有許多和飲食相關的學者專家,從各方面介紹和倡導正確的飲食文化,舉辦多年的良食脈動活動,透過快問快答,專題視頻、podcast 節目等方式,累積許多包括農糧作物、市售油脂、飲料冰品、調理複合、保健食品等知識內容,成為民眾飲食健康的寶庫。基金會也將複雜的飲食知識化繁為簡,推出良食圖譜,例如2021年就有「防疫我最罩」、「餐桌的環保行動」、「好吃的文化課」等主題,總共累積29款主題不同的圖譜,圖文並茂,適合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學習。

灃食教育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多年前捐助成立基金會,正是希望推展健康飲食觀念,提倡飲食文化素養,智庫老師也紛紛響應,一起共同推動良食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