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2公益紀實】讓孩子懂得吃的知識

灃食導入帶來改變

嘉義市教育處長林立生:讓孩子懂得吃的知識

2012年,一位英國9歲女孩在部落格上貼了兩張照片,一張是她的學校營養午餐,一張是跨了半個地球的台灣嘉義市嘉北國小的營養午餐。前者有一塊肉、熱狗、一個小麵包和33顆玉米粒、3片小黃瓜及一杯水,女孩說吃不飽;後者有青江菜、洋蔥炒蛋、冬瓜滷豆腐、酸辣湯、白飯與番茄。

當時,市長黃敏惠與嘉北國小都深感驕傲,不只是學生的日常飲食成為另類「台灣之光」,更是這個不大的南部縣市幾年來投入心力與經費的成果展示。嘉義市政府教育處處長林立生說:「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吃,也要懂得吃的知識。」如此,便引入了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助力。

【飲食教育從小扎根】

林立生說,因為黃敏惠曾是老師,很關心教育,自2008年起逐年興建營養午餐廚房,縱使建置經費不低,但仍希望孩子們每天吃到的都是熱騰騰且新鮮健康的午餐。如今,嘉義市成為全台第一個達到100% 校內自備營養午餐的縣市,公立的8所國中、20所國小,校校有廚房。不只硬體建置,還有聯合小校洽談價格與品質的聯合採購機制、食安把關,以及學校午餐廚藝交流研習等配套措施;此外,也在學校深化食育教育,讓孩子將食育的種子帶回家庭。

接著,便是在2020年與灃食合作「營養5餐」計畫,包括課程導入、主廚入校,以及迄今8校參加的食育教室。林立生處長說:「真的是透過外部灃食基金會的力量,讓我們的課程更多元。」基金會的教材、教具,讓學校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更細緻地去看到每一種食材的營養。

主廚入校則是協助校廚們改善料理環境、技巧與方法。一開始,掌杓多年的校廚們也有所質疑,但真正改變後,他們發現午餐的確不一樣了,師生和家長們更是歡迎這樣的改變。政府推班班有石斑魚,嘉義已經做出全國第一套石斑魚營養午餐食譜,與灃食主廚林奕成合作設計,當中結合嘉義市在地特色小吃的「嘉義傳香石斑魚鍋」、「鳳梨梅干醬蒸石魚」以及「莎莎舞蔬石斑」三道石斑魚料理,分發給各公立學校。

林立生指出,同樣熱烈的是灃食的食育教室,雖然市政府也要提出不少的相應補助以購買氣炸鍋等器材、改建設備與教室,投資不小,一開始各校還有些觀望心態,但等到第一間食育教室落成後,各校一看皆躍躍欲試,紛紛來爭取。林立生說:「我們與灃食一步一步面對不同的改變,得到非常好的回饋。」因為有了灃食,嘉義的食育2.0可以再延伸擴大。

【離開餐桌也能學習食育】

嘉義是魚米之鄉,許多國小周邊有很多田地,孩子不只吃米,還因為食育而懂得去溯源,知道食物的來源,進而了解自己的家庭、父母的辛苦、當地的人文風土。林立生說:「知道稻子從哪裡來,孩子就會明白為什麼人們說雲嘉南是台灣的穀倉。」嘉義市還推廣產地食材,例如營養健康的嘉義幸福米,就會進入孩子們的午餐,遇到感恩節,火雞肉飯是午餐也是教材。還有許多學校的開心農場,可以讓孩子們觀察、參與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,孩子們會更了解校廚的辛苦,也會更惜食。這些都是老師在課本之外可以透過食育去發展的,現在再結合灃食的教材,更有系統性。

嘉義市如此看重食育,林立生說:「因為現在的食育不只是在餐桌上而已,希望帶到課堂上,再延伸到家庭。」政府經費有限,還是努力提高對食育的支持,也幸好有灃食這股外部力量挹注,才能讓飲食教育在孩子身上扎根,「因為灃食的導入,讓我們看到整個食育變得更不一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