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2公益紀實】唱跳遊戲中灌輸食育

和爸媽一起認識六大類食物
親子食育營在唱跳遊戲中灌輸食育

寓教於樂是教育界實證有效的方法,所以教飲食營養知識,能在玩中學,對小朋友也更有效。三個小時裡,小朋友跟著酪梨老師、毛豆老師和玉米筍老師,唱唱跳跳玩遊戲,食育的種子不知不覺就埋進了腦海。

「酪梨」其實是兒童營隊及課程設計老師邱融在親子食育營的代號,這是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主辦的食育活動,邀請家長和小朋友在結合飲食與親子教育的營隊活動中,一起共學、體驗飲食知識。

【唱歌跳舞歡樂學習】

邱融平時從事劇場暨教育工作,了解在兒童教育中,音樂和舞蹈讓孩子們更容易學習,這次她與毛豆老師楊凱茹、玉米筍老師林雅婷、起司老師林姿吟四人一起,設計出全新的親子營隊。邱融說:「我們從六大類食物發想,因為內容很多,如果以教學的方式,效果不大,所以會引導遊戲、闖關、唱歌跳舞,讓小朋友在短短三小時之內留下深刻印象。」在接觸這個案子之前,邱融認真做功課,參考灃食豐富的資料,與來自實驗教育體系的教師楊凱茹合作發想內容,美編魚丸負責美化所有任務卡,另一位歌手菜兒負責音樂。

她笑說,只有美編是體制內的老師,是幾個人中最具食育知識的人,其他人都是教學相長,愈做收穫愈多。邱融、楊凱茹、林雅婷三位老師親自帶領食育營活動,目前已經在三所學校舉辦,每場約25名小朋友參加。

六大類食物,三位老師,正好一人分兩個類別,入場前就替孩子們分好組,每人都有所屬類別的貼紙,但不是靠貼紙找到同伴,而是要求孩子們做出該食材相應的動作跟聲音,以此找到同組夥伴;進組後,孩子們再分享自己對該食物類別的經驗,喜歡吃什麼、討厭吃什麼。孩子們交流自己的飲食習慣之後,累積一些知識,接著又是遊戲,老師們會請孩子們自己去創作動作,蔬菜什麼動作、水果什麼動作,大家一起玩蘿蔔蹲。

「我們有一個重要的核心概念,不強迫小孩去模仿大人要他們做的事。」邱融指出,所以孩子們的舞蹈動作都是在遊戲當中慢慢自行建立起來的,透過肢體、舞蹈,讓身體記住,營隊老師們並不會給予壓力。三所學校,孩子們發展出來的動作都不一樣。

【成人也驚訝的飲食知識】

既然是親子營,大人也有功課,會另外去學習怎麼在家裡栽種可食用植物,等到營隊結束前,再回來跟小朋友會合,大小朋友分享彼此學到的內容。邱融強調:「我們的目的並不只是大家開開心心玩一場,而是希望他們真的學到東西。」希望在玩樂之餘也能帶進知識,讓家長和小朋友都學到一些東西。

她舉例,自己在做功課的過程中,常常會因為得到某個新知而感到意外,沒想到帶進營隊裡,發現很多大小朋友也同樣吃驚,例如培根在營養學上被歸類為油脂類,而非豆魚蛋肉類。其他也常常被搞混的小知識還包括,酪梨不是水果而是油脂,玉米筍小時候是蔬菜,長大卻被歸類為澱粉,毛豆被歸類為蛋白質等等,「聽到這些,大人和小朋友都十分驚訝」。所以,在親子營最後,老師們會抽一些容易被認錯的食物,換小朋友當主持人,由他們帶家長玩這個遊戲,這常會讓家長恍然大悟,現場只見大人也一臉驚訝,「原來這個食物不是那一類、而是這一類。」

這些在遊戲和互動中獲得並累積的知識,除了幫助小朋友更理解自己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,回到家也可以跟父母親一起掌控飲食。還有家長反映,很開心孩子會開始留意自己吃進去的東西,也會注意營養成分。所以,雖然三位老師要在三個小時內指導大約25名小蘿蔔頭,又唱又跳又想多教一點,很累、很有時間壓力,但看到孩子們的眼神期待,以及「哇,原來是這樣」的表情,這些辛苦就都值得了,「我們一起學習,這就是一個成就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