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味千尋洪嘉男:將剩乳變黃金 做出台灣乳酪
17 年前,幾個年輕人在年貨大街上叫賣著包裝精美的各式零嘴,相較於別攤散裝裸賣,這幾位廣告業務將零食獨立包裝,看起來就更高級好吃。一場採購嘉年華後,乾式乳酪絲在一眾零嘴中脫穎而出,洪嘉男看到了市場,創立「原味千尋」,成為將這款當時還算新鮮的零嘴品牌化的第一家。只是多年來,他一直想:「如何才能用台灣在地的剩乳,做出具台灣味的乳酪呢?」
【用本地乳源增添產品溫度】
洪嘉男和夥伴們當時從選品店出發,最後從消費市場選出了乳酪絲,加上父母從事食品原料供應,「原味千尋」的創立順理成章,多年來,從國外進口乳酪,再將這西方的飲食文化加工成國人能接受的口味和形狀。經過線上、線下行銷,到各大公司宣廣,B2C、B2B 雙管齊下,愈來愈多人能接受這樣的零食。洪嘉男想到下一步:「我們幾年前就在想,有沒有機會用在地的乳源,這樣我們的產品才能更有溫度,更有情感的接觸。」
尤其台灣冬季的生乳品質更好,但消量不及夏日,有結構性的供應失衡問題,大量剩乳只能做奶粉、優格、優酪乳或煉乳,保存時效有限。如果原味千尋可以利用冬季剩乳,轉換成乳酪,再加工成為常溫的乾式乳酪,賞味期約半年。除了剩乳變黃金,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乳清也具利用價值,廢棄物轉為商機。
但是,原味千尋要全部以本地乳源替代進口的乳酪,還有一些困難:首先是乳酪也有風土問題,原味千尋現以逆向工程方式在研究,希望讓本地乳源產的乳酪不至偏離原本風味;其次是,有食品大廠估計,若要建置具規模且合規的設備,至少5 千萬元。
【首次參加加速器 獲業師引薦資源】
怎麼辦呢?洪嘉男參加了好食好事基金會的加速器計畫。他說,半年的加速器學習,收穫豐碩,業師們提供非常多的資源與經驗,還幫忙引薦一些學術單位與投資方。原味千尋已經與一些學術機構在做後續的產品開發對接,即將有新的計畫案。同時,洪嘉男也感謝加速器讓原味千尋被更多人看見,不管是大眾、媒體或政府單位,因為行銷一直是他過去17 年在努力的事,要讓更多人認識並喜歡這款零食。事實上,洪嘉男在加速器的Demo Day 因表現突出獲業師團大獎,隨後就有投資人找上門。
2025 年紐西蘭液態牛奶將免關稅進到台灣,可能對台灣的酪農產生衝擊,這是洪嘉男認為原味千尋全面採用本地乳源計畫要「加速」的原因之一,「希望趕快在衝擊來臨之前,起碼先架構建置起來,讓酪農知道有這樣的產品」。在洪嘉男的宏願裡,以本地生乳製成乳酪及再加工的乾式乳酪,可以加入台灣農特產、可以常溫保存,有多元口味,還有副產品乳清能做健身飲料,原味千尋還可以將乳酪供應給其他食品廠,還可以做成具台灣風味的乳酪打進國際。
「台灣乳酪是我最終的目標,不管要10年、15年,我一定要走到那一步。」洪嘉男希望,不管是找到投資,或是策略合作,打造原味千尋為亞洲第一家乾式乳酪供應鍊,並且走入家家戶戶,像鳳梨酥、魷魚絲一樣,成為國民級零食。